BeePC装配式论坛

标题: 编号的一些底层逻辑~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小蜻蜓    时间: 2019-3-25 19:29
标题: 编号的一些底层逻辑~
本帖最后由 小蜻蜓 于 2019-3-25 19:50 编辑

因为很多用户在BeePC深化软件的使用过程中,对当前的编号规则,不是很理解。现作此帖,结合了一些实际工程中的小经验和一些底层开发的逻辑。
(, 下载次数: 29) 在实际工程中,优先选择如上图的【名称:编号(DB):附件类型(重量)】模式,不勾选【连续编号】。在项目中的平面视图(只对该视图中可见的图例编号),会对当前中对应构件编号。下图是以板为例:
(, 下载次数: 29) 图中的红色圈为"板名称",此"板名称"是一板一号,唯一的。如图当前层如果有9块板名称前缀就到2FPCB9,如果另外一层名称要重新从1开始,则不勾选“连续编号”。“连续编号”在比较小的工程的时候可以勾选,这样另一层的板名称从10开始。如果是较小的工程,可以名称前不分楼层,不加2F之类。板名称是唯一的,其作用在后面分别介绍完编号(DB)和附件类型后在介绍会有更好的理解效果。
(, 下载次数: 29)
上图为【编号(DB)】:DB的底层是按照族的类型(代替了国标编号较长较多的文字)划分的,而族也就是板的画布界面上的参数,包含了板的长宽、配筋、出筋,桁架筋型号排布设置,吊点设置等,从大体上来讲如果DB是一样的几块板模具基本是一样的(除了一些倒角粗糙面的小细节),而图框的名称是以DB和附属构件的号排序为主的。和上面的板名称无关。相当于图框是按板的模具的大致类别排序的。(下个版本2.1版本会支持一构件一号一图纸按流水线的模式排序图框)
(, 下载次数: 29)
上图为【附件类型】:图中编号部分是没有带F的,因为附属构件的程序底层判断的是除了编号(DB)的大类之外,其他一些附属的线盒、切角、附加洞口、止水节、线管、粗糙面、倒角等是否不一致;如图中DB1;F1、DB1:F2为带了线盒,DB1:F3为带了圆形洞口,DB1:F4为带了切角。而DB2:F1和DB2;F2,因为密拼,粗糙面不一样。如果同个DB系列如果倒角设置不一样,F也会不一样,当前没有作区分设置。
综上,我们看下出图中和BOM表中会出现和编号的对应关系:
1)图框和出图时的图框前缀设置有关系;如下图,图框的排序会按照【板编号:附件类型】排序,体现在图框的编号上;而图框的名称也是所出图板的对应【板编号:附件类型】
(, 下载次数: 30) 可见图框和编号里面的【板名称】一板一号无关联的。
2)图纸中的明细表表头,对应也是[编号:附件类型],如下图:
(, 下载次数: 29) 此时,有同学会问,该类型的某种板,可能一模一样,在不同层或一层中的不同位置,如何体现呢?这个就需要用到【板名称】了
3)【板名称】一板一号体现在哪,如下图:
(, 下载次数: 29) 图中,因为每块板都有一个【板名称】,会在构件数量统计表列出来,哪怕是在不同的楼层或标准层(在工程设置中可以设置楼层数),都可以在此体现。
而在平面布置图上因为都有编号,通过构件的对应【板名称】就可以查找,是否所有的板都出图了。
4)而在BOM表中,都有相应的板名称、板编号和附件类型体现,如下图:
(, 下载次数: 29)
而在BOM表里面的附件类型,因为考虑模具和混凝土钢筋量为主,一些小的细节的附件类型就忽略了,如备注所写。
综上,选择最长的【板名称:板编号(DB):附件类型】,是考虑比较周全的一种编号系统;但实际使用中,同学们理解还是比较繁琐的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较短的编号,只是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场景灵活实用,比如复制一个平面布置视图出来,只编号板名称重量,方便吊装等,根据需要即可。深化阶段选择最长的【板名称:板编号(DB):附件类型】即可。所以同学们理解了此编号系统的原理后,每个楼层编号完后,在三维中全选板,设置好图纸布局,一键出图就可以了(不用一个个去单个出图哦)。图纸会自动按【板类型:附件类型】归类好。如果项目比较大,可以分楼层或分区块去出图,因为出图量较大之后,图纸里的视图增加了很多,后续会比较卡。但是分楼层或分区块出图,会导致编号系统也分开(板编号和附件类型,程序是根据当前模型去整体判断的,后续会优化支持不同模型去一起判断),即使不同层或不同区块,所出的编号(即使板完全相同)会不一样,也就是图纸量会增加不少。如果构件厂习惯按楼层去计划生产,沟通好也是可行的。








欢迎光临 BeePC装配式论坛 (http://47.96.74.212:8068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